首页 > 考生写作 > 日记

狂人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5-03-13 09:58:08
狂人日记读后感集锦15篇

狂人日记读后感集锦15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狂人日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狂人日记读后感1

最近几天看了鲁迅写的小说《狂人日记》,深刻体会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旧社会,鲁迅来到大哥的故乡。但是那里的人很奇怪。鲁迅一个人走在路上,路上的人都在冷冷地议论他,好像怕他,又好像想害他。当我读到一个女人在街上打她儿子的时候,她说:“老子!我要咬你一口,喘口气。”看到这里,我不禁震惊。虎毒还不吃孩子!再说这个真女人怎么能这么狠心!然而,更可怕的还在后面。那一天,一个人来告诉大哥,村里死了一个恶人,村里几个人挖出他的心和肝来吃,说他可以勇敢。最后鲁迅终于明白,大哥是和那些人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吃鲁迅。我意识到妹妹五岁去世是因为被大哥吃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人吃饭的地方。

我觉得:旧社会太黑暗太可怕了。那些人太残忍了,以为吃别人的就能弥补自己的,所以忍心伤害自己爱的人。嘿!可悲的是,可悲的是,旧社会如此黑暗。

狂人日记读后感2

狂人日记——鲁迅写于1918年4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他具体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从整片的文章来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他对别人充满了猜疑和害怕,总认为别人会害他。在他被治愈后看到了世界的真相并且醒悟到传统杀人,人们无法容纳他的清醒而对他再一次的加以迫害,致使他重新屈服在恶势力权下,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时的社会对人的迫害是如此的深,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可怕,不但使人发狂,也可以把人吃掉,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仁义道德。人与人之间只是猜疑,提防,残杀,成为一种难以扼制的恶性循环。因此鲁迅在绝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呐喊,呻吟,“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让人去关注社会。

狂人日记读后感3

最近看完了鲁迅先生所著的《狂人日记》,他的作品很耐人寻味,却有些地方很难读懂,原谅我30岁时才读完它,当一个人成年后看它,才更能体会作品中的深邃。

因为一本书看的时间太久,往往还没看到结尾,开头都忘光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也许我的大脑就像一个过滤器,只有那些“杂质”才能保存下来,其他的都是一概而过,无论它好它坏,只在当时。

读一本书,我喜欢用铅笔画一些自认为漂亮或是有趣的句子,然后记录下来,感受文字的奇妙,比如这本书中,也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留给我更多的思考。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有岛武郎《与幼者》

这本书中划线的句子并不多,但是读过这一篇篇的短文后不难发现,文章中多是带有一些批判色彩,若让学生们读它,定会觉得无比枯燥,而且十分沉重,也许要经历一些事,沉淀一些人生阅历,才会觉得还不错吧。

狂人日记读后感4

利用双休日,我读了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记”。

它是一个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一开始我读的时候,没太读懂,只觉得好像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要吃人呢?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对我说

,我没有理解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思,让我多读几遍,读懂为止。我又读了几遍,发现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迫害狂”。后来,爸爸对我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先生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用“吃人”两个字作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

从“吃人”中,我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多么的可怕。

狂人日记读后感5

初看《狂人日记》一文,我是以一个完全不知道其作者是鲁迅的心态来读的第一遍。第一遍读完以后,只觉得这是一篇非常阴冷古怪的小说,因为文章上下到处都能看见一个触目惊心的词:吃人。除这以外,我连它最基本的意思都没搞懂。

于是,我细读第二遍。第二遍读完,又翻看了其中的一些注释,方才明白了文章的些许意思。这篇文章如题所言,是一个患有强迫症臆想症恐惧症的狂人的日记,所以其中一些让我毛骨悚然的描写便解释得通了。

在大致理解的前提下,我又查找了一些关于狂人日记的分析和简评,知道了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也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带着这些信息,最后,我细读了这篇文章第三遍。第三遍读完,又生出了一些感触与困惑,经过自己的推敲和思考,也颇有心得。

狂人日记读后感6

封建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制度”。是啊!封建制度就是吸血鬼,食人魔。

狂人总是以为有人要吃了他,就连他的亲人也不列外!亲兄弟本应互相帮助,齐头并进,可狂人的大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对狂人有偏见,也要“吃”他!

鲁迅写这篇文章以一个疯子的角度,从一个疯子的眼中看清这个世界的黑暗,还原了一个吃人的封建社会。他身边所有人要“吃”他,实际指地主和官僚迫害农民、穷人。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然而,狂人也是指那些对抗封建社会的“疯子”。文中那些人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傻子,疯子。如果有革命精神的人看他——已觉醒的人。狂人虽然神经错乱不清,但又有过人的思想。他从“仁义道德”中见到了吃人,揭开了封建社会的面纱,对人民的残害,可却说自己“仁义道德”,可笑!

狂人,不狂!在时代的推动下,他的想法已被证实!在那个年代,他以超前的胆量说出这样的话,他敢于挑战传统的权威,这个人,他狂吗?

生存的意义在于打破这个局面,而不是等着被吃!可像狂人一样的人太少,去了,无疑是飞蛾扑火,也会被“吃”.

“救救孩子”这句反映出鲁迅先生渴望革命,同时,那个时代也需要革命!

狂人日记读后感7

《狂人日记》是鲁迅写的,这是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呐喊》的初篇。

这篇小说是描写一个欺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和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普通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胜。简单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开始猜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一个人的文章,若能抓住读者的心,那就算是好文章了。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好作家。

狂人日记读后感8

《狂人日记》是鲁迅所作,也是中国的第一本现代白话小说,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鲁迅用这部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

狂人日记读后感9

《狂人日记》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中国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特殊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内在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残酷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与反省意识。

小说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密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是来“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佃户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

狂人日记读后感10

我妈妈很喜欢鲁迅先生写的书,所以买了一些鲁迅的书摆在书架上。

小时候我听妈妈讲鲁迅先生的故事,但那时我对他并不感兴趣。现在我读初中了,老师说我们应该看一看鲁迅先生的作品,于是有很多同学买来看。我很好奇,问了问看过这些书的'同学,他们都说看不懂,很无聊。我心里觉得特别奇怪:这些书很难吗?怎么会看不懂呢?

回家后,我翻开妈妈的书来看,刚开始看了几页觉得还可以,可是看久了就觉得没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看了大半天也没看懂,特别是《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我都不知道“吃人”是怎么一 回 事。

吃晚饭的 时候,我问妈妈那是怎么一回事。妈妈一时也说不上来,后来她说《狂人日记》里说的“吃人”,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他所处的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的制度、社会风俗的一种说法,但把这一切指出来的人却被年作是疯子。体现了鲁迅先生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痛苦。妈妈又说:你一下子看这个是看不懂的,我挑一 些比较易懂的你看,慢慢你就会欣赏鲁迅的作品了。

狂人日记读后感11

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

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一个“吃人”一词。就表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易牙蒸了他儿子,给王吃,还是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吃。”如此荒唐的事在那时尽然没人管。

小说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摄人心魄。对于孩子们的纯真,鲁迅流露出了那么沉重的凝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仍然无改于一生工作的目标“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读后感12

近几天,我拜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这部小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

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在旧社会中,鲁迅来到了大哥的家乡。但那里的人却很奇怪,当鲁迅一人走在路上时,路上的人都面色铁青的议论着他,似乎怕他,似乎又想害他。当我读到有个女人在街上打自我的儿子,边打还边说:“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看到这,我不禁吓了一大跳,虎毒还不食子呢!况且这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人怎样会如此残忍呢!可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那天,一个人来告诉大哥说村里有一个大恶人死了,村里的几口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拿来吃了,还说是能够壮壮胆子。直到最终,鲁迅最终明白了大哥与那些人是一伙的,目的是想吃鲁迅。才明白妹妹五岁时的死,是因为被大哥吃了,才明白那里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我想:旧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太恐怖了。那些人太残忍了,以为吃别人身上的什么就能补自我身上的什么这样一个荒唐的谣言,就去忍心去伤害自我的亲人。哎!可悲啊,可悲,旧社会实在太黑暗了。

狂人日记读后感13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篇杰出作品。

《狂人日记》一书共有四十小节,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讲述一个小伙子患了精神病时写的日记。

小说以一个狂人的胡言乱语作为开端,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像我们这些肤浅的小孩子确实难以理解其中之博大精深。阅读多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后,我发觉其文笔比起与其同一时代的另外几位文学大家而言并不是最好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薄见)而其成就却高高在上。令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他那空前绝后的思想和精神。在那个国人被践踏、被鄙视的年代,人们并不需要类似林语堂、周作人、郭沫若等作家的纯文学性的优美文字了。人们需要的是鲁迅先生那样一针见血、发人深省的思想和精神。《狂人日记》便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吃人“这个惊人的字眼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们意识到封建主义“吃人“!这一振聋发聩的呐喊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醒悟了、震撼了!

《狂人日记》以它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激活了人们麻木已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

狂人日记读后感14

读了《狂人日记》我思潮起伏:那个年代,真可怕!

《狂人日记》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文章以“狂人”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叙述了“狂人”在回乡看望朋友时,被别人盯上想要吃掉“狂人”的事。

那个年代,真是可怕!竟有人吃人的事情出现。可这人吃人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并不注重人民的思想发展,才导致这种非人性的现象出现。思想落后的,这无非是吃了快肉罢了,这种人真是悲哀;思想不落后的,不吃人,自然也成了前者的口中餐,须时时警觉,处处小心,唯恐断送了性命,这种人一定也不是快乐的。

看看那个年代,再看看现在,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啊!

现在国家注重人民的思想教育,前一种悲哀的人不会在出现了。或者也不用担心被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例如:我在上学路上不用大人陪着,也不用提心吊胆,怕被别人一把抓住,去当做点心吃点;单独一个人去旅行,也不用担心由于吃人肉被别人取了性命,那种人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的。。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们要珍惜,努力学习,不要浪费了这幸福的时光。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幸福。

狂人日记读后感15

封建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制度”。是啊!封建制度就是吸血鬼,食人魔。

狂人总是以为有人要吃了他,就连他的亲人也不列外!亲兄弟本应互相帮助,齐头并进,可狂人的大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对狂人有偏见,也要“吃”他!

鲁迅写这篇文章以一个疯子的角度,从一个疯子的眼中看清这个世界的黑暗,还原了一个吃人的封建社会。他身边所有人要“吃”他,实际指地主和官僚迫害农民、穷人。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然而,狂人也是指那些对抗封建社会的“疯子”。文中那些人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傻子,疯子。如果有革命精神的人看他——已觉醒的人。狂人虽然神经错乱不清,但又有过人的思想。他从“仁义道德”中见到了吃人,揭开了封建社会的面纱,对人民的残害,可却说自己“仁义道德”,可笑!

狂人,不狂!在时代的推动下,他的想法已被证实!在那个年代,他以超前的胆量说出这样的话,他敢于挑战传统的,这个人,他狂吗?

生存的意义在于打破这个局面,而不是等着被吃!可像狂人一样的人太少,去了,无疑是飞蛾扑火,也会被“吃”.

“救救孩子”这句反映出鲁迅先生渴望革命,同时,那个时代也需要革命!

《狂人日记读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