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记叙文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

时间:2025-03-13 09:51:55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精选15篇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精选15篇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几大类。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记叙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家乡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应该是一年间最快乐的事情了吧?而我的家乡——环江,在春节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

除夕的夜晚,我兴冲冲地跑到厨房围观七大姑八大姨们准备你年夜饭。姑母大手一挥就想赶我出去,我却一眼锁定了装在盘子中的豆腐圆,死死拽着门不肯离开。这豆腐圆啊,可大有来头,“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气气,希望新的一年家中可以美满幸福,少一些琐事,多一些喜讯。

热腾腾的饭菜总算上桌了,我垂涎三尺地盯着满桌的美食,手已经不由自主地抓起了筷子。妈妈一声令下,我就伸向了我朝思暮想的豆腐圆。一口咬下去,鲜嫩的豆腐内包着的肉汁喷进我的嘴里,一时间香味溢满了整个口腔。我又迅速夹起了几个豆腐圆放进碗里,生怕别人跟我抢一样。而餐桌上的其它美食也同样美味:有飘香四溢的水煮鱼,大盘的各陷饺子,切得整整齐齐的熏肉……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却同样都在向我们传达新年的美好祝福。

晚饭后,我拿着姑妈写好的春联爬上板凳准备将其贴好。开始时进行的很顺利,可到了“福”字我就犯了难,这“福”字到底是要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呢?爸爸忽然出现在我身后,他好像已经猜中了我的心思,笑盈盈地对我说:“这福啊,要正着贴。”“为什么?不是倒福吗?”我有点好奇。“大门是迎福的地方,要庄重一点,就得正着贴。”爸爸耐心解释道。我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把正服贴到了门上。

在我爬下板凳的那瞬间,烟花声在我背后响起。我猛然回头,看见烟火在空中绽开一个个五颜六色、形态不一的图案,春晚的声音从屋内传出,又听到妈妈在喊我去看。是啊,各地人民过春节的方式不同,但我们都有一颗向往幸福的心。

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2

今天,是春节,各家各户吃饺子、放鞭炮、挂灯笼、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家围着桌子包饺子,姥爷说:“过节包饺子是我们的民俗,在我们小的时候过春节时,吃饺子也是有限的,而且饺子馅里也没什么肉,家里要是杀猪呀就可老人吃,能吃几片肉香死了。”“呵呵,真的呀?”我问妈妈,“妈妈,妈妈你小时候哪?“我呀,我那时饺子就有几样馅了,除了饺子还能吃的,鸡、鸭、鱼,最好吃的是挂浆的地瓜,还有…………想起都觉得香。”

“那也不算好吃呀!”我在心里偷偷的想着,可妈妈还陶醉在对过去的回忆中“那时你姥爷还带我去放鞭炮那,给我做了小灯笼,玻璃的插着蜡烛。小伙伴们也不怎么看电视,都在外边疯跑,想想挺有意思的。”

姥爷接过话说:“看你现在多好呀,可以拿到压岁钱,还可以得到礼物,好吃的随你挑,一家人都围着你转。”

可不是嘛!我现在比妈妈和姥爷那时的条件好上千倍万倍,相信以后一定会更好,科学发展了,一个电脑就决绝了很多问题,方便了亲人间的交流。我想将来过春节就不在家过了,我领着姥姥和姥爷和妈妈爸爸去各个城市去玩,品尝各种美食,体验各地的民俗,享受过春节的快乐。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过节的方法,在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在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我和爸爸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妈妈和奶奶忙着包饺子。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到门外放鞭炮,接“财神”,迎接新年。

把“财神”接到家后,我们全家就聚在一起喝酒、吃团圆饭。在酒桌上,我们全家人都彼此送上祝福的话。敬完酒,我们就看春晚。在一个又一个精彩节目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就到夜里十二点了。伴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过年”了。

妈妈和奶奶忙着下水饺,供奉祖先。我和爸爸就跑出去放烟花。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的烟花升上天空,美丽极了。放完烟花,我们就进屋子吃饺子了。爸爸第一个饺子就吃到钱了(过年的饺子里一定要包进去硬币和枣,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生活甜美。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紧接着,还是爸爸接二连三地吃到了四、五个钱。我更着急了,怎么我就一个也没吃到呢?这时,妈妈也吃到了一个钱……我看到桌子上,只有我还没有吃到,我不放弃,接着吃,最后,我终于吃到了一个枣,我高兴地跳起来。妈妈对我说:“宝贝,甜美的一年就从你吃到枣的这一刻开始了。”

吃完饺子后,爸爸、妈妈、奶奶都给我分了压岁钱,希望我在新一年里平平安安,学习进步。

过年真好!我期盼着20xx年的春节早一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4

我的家乡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小村镇。“每逢佳节倍思亲”,到过年的时候我更加想念家乡的爷爷奶奶,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家乡过年。

过年的时候,虽然是冬天,但家乡还是一片山清水秀。奶奶家的房子是一幢三层小楼,房前是一大片绿绿的菜地,远处是淙淙的流水,高高的大山,比画上的景象还要美得多!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打糍粑、杀年猪、放鞭炮……家乡过年可热闹,可有意思了!我最喜欢打糍粑了,奶奶把白花花的糯米蒸熟后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爷爷就拿着一个大木棒捣来捣去。每到这时,我就去帮忙,这可是一个力气活,我和爷爷累得筋疲力尽手抽筋,糯米终于捣成泥了。奶奶再把米泥做成一个圆圆的大米饼,最大的有一张小圆桌那么大。最后,还要给糍粑“打扮打扮”,点上一颗“美人痣”,或者画上一朵红花。奶奶说,这象征我们的生活圆圆满满、红红火火!我家的糍粑又漂亮又美味,煎、煮、蒸、烤、炸,怎么吃怎么香哦!

我想明年过年时给爷爷提个建议,下次做个超级至尊大糍粑,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让家乡的糍粑走向全世界!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5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每个地方都非常热闹,我们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在潮汕揭阳。那里每到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清扫一遍,把家里的椅子呀、床呀、等等家具搬到门口洗一遍然后到太阳底下晒。铁门都要图上新的一层油漆。家家的子女不管什么都要从外地赶回家过年团聚。

到了除夕时,人们早早地洗好了澡穿了新衣服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里面鸡鸭是不可少的,菜都非常丰盛,其中小孩最喜欢吃鸡柳了。吃完饭后男孩子们都各自玩去了。到比较宽大的地方放鞭炮去了,女孩子玩烟花。

正月初一,大人穿着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去了,小孩也跟着去了。每到这时候小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因为都能领到大红包。老人呆在家里等着其他亲戚来拜年。大街上都是鞭炮声与小孩的欢呼。

正月初八是老人最开心的日子了。每到初八初九家家的男人都要去迎财神,男人抬财神,13、14岁的小男孩那彩旗,后面一堆锣鼓声迎来,走到每个街道去报平安。正是这样初八初 ……此处隐藏5445个字……满了花花绿绿的彩灯,让人们感觉比舞龙精彩一些。观众都在为耍龙灯的人欢呼、叫好。

如果你在南溪过春节,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灯会。灯会里有各种各样的彩灯,甚至还用成千上万个盘子、玻璃瓶做成的龙和凤,晶莹剔透,表达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我记得兔年的时候我去看灯会,发现有一只超大号兔子灯,兔子灯里面还装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兔子惟妙惟肖,看了之后,我不禁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赞叹。有一个彩灯是用一千两百个温润、光洁如玉的瓷盘子做成,形状是圆宝鼎,差不多有两层楼房那么高!我看了这个圆鼎,顿时傻了眼,不知道说什么好。爸爸给我说:“你看,这是一个鼎,鼎是一个吉祥的东西,预示着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回家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原来鼎还是国家权利的象征。是古时候国之重器呢。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3

家乡的春节让人怀念,让人喜爱。每年的春节我们都是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

走到村口,看到每家每户袅袅的炊烟,心里会升腾起无限的暖意。巷子边俏皮的房子,顶着白帽,披了红装,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回到家,我总是喜欢先在家里的大火炕上躺一会儿。新年家里的炕必是热烘烘的,在炕上躺着,总让人联想起躺在母亲怀中的感觉,别提有多舒服,真不亚于泡在温泉之中,做梦都是笑着的。大火炕是用土垒成的,没见过真正的炕的人,一个不小心就把“炕”写成了“坑”,结果就出了“乡下人睡在‘大火坑’上”的笑话,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还没享受够躺在炕上暖融融的感觉,热腾腾的饺子便端上来,老人和儿女孙媳一家人在炕上围桌而坐,边吃边“唠家常”,从老人的身体到大人的工作到孩子的学业,回顾着这一年的大小事情,期许着新一年的顺利、成功,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正沉浸在这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感觉中时,随着谁家“砰”的一声巨响,就像赛前宣布开始的发令枪,各家各户的鞭炮也赶脚似得竞相响起来——“砰”、“轰”、“噼里啪啦”……春节交响曲开始!没有指挥,人人都是演奏者,心里是怎样的快乐,节拍就怎样打响。我的心一下子跳到窗外去了,赶紧“哧溜”一声滑下炕,去找我的小伙伴们!节日的焰火一会儿就映红了整个天空——有长尾巴猴子,一下子窜上了天;有孔雀开屏在高空炫耀;有仙女挎着花篮向人间散播着幸福的花瓣……四周的雪被灯光映得通红,人们的脸也被映得通红,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呼雀跃。

到了大年初一,外面的雪地上落满鞭炮的红纸屑,像点点梅花遍地开放。“啪,啪”小鞭的声音偶尔还会回荡在巷子里,白色的雪上印满了孩子们的小“爪”印,就像一朵朵闪烁着晶莹的光的小花开在雪地里。不过不能光贪玩了,要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恭恭敬敬挨家挨户去拜年。要记住《红楼梦》里似的复杂的辈分关系虽非易事,但拿到“叔叔、婶子、大爷、大妈”们祝福的糖果和压岁钱后,孩子们又蹦蹦跳跳起来。

家乡的春节,是一个温馨、快乐、充满回忆的节日。它也许不是那样特别,那么出名,却因有充满热情的人和淳朴的民风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珍藏在人们心中,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4

中国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但要说最盛大,最隆重,最著名的还要数春节。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春节,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山东的春节。

春节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怪物——年,相传在古时候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总会有一头怪物出现,践踏庄稼,危害人类,当它出现时人们总是束手无策。终于有一年,有个人发明了一种叫炮竹的东西,年兽异常害怕,人们又发现每次年兽就像老鼠不敢接近猫一般不敢接近那些灯火通明的人家,得知年兽害怕红色。于是每年年兽来临时,家家户户都放鞭炮,声音极其震撼,合起来如同巨浪,有种吞噬人心的力量。还贴春联,整夜灯火通明,整个村子好像有意模仿花海的颜色。这样年兽便不敢靠近,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都会说:“过年好,过年好。”这便是放鞭炮的由来。

农村的春节是十分漫长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是热热闹闹的。正月初一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拜年,每次我都会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挨家挨户的拜年,而长辈留在家中招待客人。拜年时最让我兴奋的是那些蜜枣,花生,桂圆,糖果等,每次想到,心情总会格外愉快。拜完年后爷爷奶奶总会抓一大把塞在我的口袋里,一上午下来总是收获满满。当然,还会有些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就为讨个好彩头。每次拿到钱时,总会憧憬着要买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说到这,可就不能忘了春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吃饺子。虽然平日里也常吃,但春节的饺子可和平日里有些不同。每次妈妈总会在里面包一些硬币,小金橘等,吃到这些越多,来年就会越有福气。挑饺子也有方法,饺子有什么不同呢?有!皮薄的饺子偶尔会看到里面包的小金橘,这样就会多吃到些“吉祥的饺子”了。当然我也会为了做那个最有福气的人而多吃些饺子,希望能吃到些小金橘。每次小肚子都像小金猪一样吃得鼓鼓的。有一年我和小弟比赛吃饺子,结果是他赢了。还记得他当时开心得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像在说:“你看,我赢了!”

春节的习俗真是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完,每次过完春节总会期待着,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5

春节即将到来,我们全家几个月前,就马不停蹄的大扫除、买年货、大血拼买新衣、贴春联,大家像一群工蚁似的,不停的忙着,有时已经累得疲惫不堪,像泄了气的汽球,瘫在沙发椅子上,但是,一想起妈妈的话“过年发给大家一个又红又大的大红包”,我的精神马上又朝气蓬勃起来了。

兴奋期待的过年终于来临,妈妈为了这个新年,早就提前请假准备拜拜和除夕夜的丰盛佳肴,就在妈妈的巧手和我及姐姐七手八脚的帮忙下,好吃的佛跳墙,香喷喷的红烧狮子头,鲜嫩的清蒸黄鱼,让人口水直流的白斩鸡,热腾腾美味可口的火锅……,都在大家齐心协力下通通摆上从储藏室里拿出来的大圆桌上。平时全家人吃饭只有三菜一汤,今天数一数竟然有十五道菜,每一样都让我垂涎三尺,嘻嘻!吃年夜饭啰!我和姐姐争先恐后的吃妈妈做的拿手菜和我们爱吃的菜。除夕团圆饭,就在大家吃吃喝喝,天南地北的聊天中,喜气洋洋的欢度快乐的溜走。

大家吃饱了,爷爷拿出压岁钱发给大家。接着,收到爸妈、叔叔婶婶的大红包,小孩子一个个兴奋的活蹦乱跳,我也开心的跑进房间,赶快算一算到底拿了多少钱。之后,爸爸拿出鞭炮,我们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了很多鞭炮:有冲炮、蝴蝶炮、甩炮……尤其是冲天炮最好玩。每当冲天炮爆开时,我的心花也跟的不断怒放。

大年初一,爸妈领着我和姐姐到亲戚家拜年。“恭喜发财”大家彼此互道恭喜。大年初二,我们凌晨三点就出发到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们兴奋的跑向外婆大声说:“虎年行大运,天天大吉大利”,拜年完,外婆马上就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晚上舅舅带我们到餐厅吃大餐,我吃了很多东西,肚子像西瓜一样大。

过年就是要说吉祥话,听这些吉祥话让人感觉非常的愉快,彷佛一整年真的就要好运连连呢!真希望平时大家也要像过年一样的互道恭喜或祝福,让人人心田充满快乐的情愫。

这个过年,我和爸爸在夜市吃尽琳琅满目的小吃,过年真好。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