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六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六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六教学反思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以《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会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看田字格中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文中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拼读。这样,通过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有“画”这个生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与“一幅画”的“画”的不同意思。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学生理解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三、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画”“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四、教给学生运用“自我再现法”复习巩固生字
记忆的东西在保持中会发生遗忘。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我教给学生学会自我再现生字,实践证明对巩固生字十分有益。
(一)自我口述法
将课堂上学的生字的读音、笔画、笔顺、组词等,不看生字口头复述出来。说出来之后,再看书或与黑板上的范字对照,及时纠正复述中的错误;也可以说给同位听,说完后让同位指出正误。此法可用于课堂巩固练习或放在课间休息时进行。
识字六教学反思2现象一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分析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还需努力。
对策应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师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现象二
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
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
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识字六教学反思31、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谁能说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同学们各自发表议论)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识字6》。(板书课题:识字6)
2、提出读书要求:
同学们读课文时,应该注意什么?
(读书姿势要端正,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作上标记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
评价学生自由读课文情况(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能做到一边读一边画,学习习惯真好!)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有关美与丑的实例。
2、和老师一起讨论美与丑的实例,归纳出今天学习的课题内容。
3、坐端正,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1、谈论美与丑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兴趣盎然的接受新知。调动阅读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2、培养学生识字方法。1、交流课前收集的对子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师:看来,小朋友们在课外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对子的知识。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学习更多的对子、了解更多关于对子的知识。好不好?板书课题。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课文的生字宝宝已经着急了,带着他在课文里的小伙伴向我们招手了。
(1)(课件出示词语)老师采用指名读、开火车、小老师领读、比赛读等方法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爱恨(hèn)沙漠(m)雪中送炭(tàn)贫(pín)富(fù)
饥(jī)寒索(suǒ)取奉(fèng)献永(yǒng)远
(2)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再读
爱恨沙漠雪中送炭贫富饥寒索取奉献永远
男女生对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棒,你们真会学习呀!)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
恨漠炭贫富饥索奉永
(1)小组合作检查:由小组长领着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的最棒
(2)老师检查:小朋友们,刚才你们都会读生字了吗?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怎么样了(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你们记得怎么样
A恨——很漠——摸
B炭(山+灰)贫(分+贝)
C奉——捧永——泳索——系
D饥: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
富: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上各组字是采用什么方法记忆的?
(师评价:你们个个都很棒,真了不起,伸出你们自己的大拇指鼓励一下自己吧)
3、再读课文:
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请你们再去认真的读一遍课文,要读通顺哟!
4、检查读课文,交流收获
(1)师生对读课文(直到读通顺、读懂),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
(2)同学们读得真棒!你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用心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预设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对子歌、反义词) ……此处隐藏8201个字……写字的好习惯是“模仿”出来的。
总之,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的构造及识记规律,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
识字六教学反思14整堂课,我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学生始终处在愉悦的状态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汉字。
一、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知道孩子爱动、爱玩、爱做游戏,我在课上巧妙地创设了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
例如,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躲在花丛里,螳螂掩映在树叶上,蚂蚁暗藏在落叶上……)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正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老师顺势抓住契机,表扬学生:“小朋友眼睛真尖,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认读汉字活动多么富有情趣!孩子们一个个指指点点,读得摇头晃脑,浑然忘我。
二、寓学于动,在识字中巧妙进行语言训练。
在这节识字课中,我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练说话,在认识汉字的同时,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如:接着上面认读昆虫的词语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上来捉一捉这些昆虫?”小手立即举起了一大片。“把你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们兴致勃勃,走上台去,有的捉到了“蝴蝶”(贴图,下同),有的捉到了“蚂蚁”,有的捉了“天牛”……拿着这些“战利品”,仔细观察外形后,学生的发言令人惊讶:
生1:我捉到了天牛,天牛穿了件硬硬的衣服,它头上还有两根长长的触角。
生2我抓到了一只蝴蝶,蝴蝶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真好看!
生3:我好不容易捉到了这只小蚂蚁它很小,穿着一件黑黑的衣服。
……
学生们一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
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孩子们既认识、了解了事物,复习、巩固了词语,又丰富、发展了语言。
三、自探究,在感悟中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金老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地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
如,在小朋友认识了昆虫,初步认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写汉字的阶段。金老师让小朋友认真朗读韵文,仔观察汉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或教大家的。学生认真自读韵文后,纷纷举手:
生1:我发现蚂蚁两个字,只要在“马”和“义”旁都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蚂蚁”,大家跟我读“蚂蚁”。
生2:我发现“蜻蜓”两个字,也只要在“青”和“廷”旁都加上“虫”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读“蜻蜓”。
生3:老师,我发现大部分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
师:呀!你真了不起,你的发现是“伟大的发现”!
生4:我教大家记“林”字,一个“木”,再加一个“木”就是“林”,大是林子里树木比较多。
生5:我教大家记“”字,只要把“青菜”的“菜”字去掉草字头,就是“采”。
生6:我们家用的洗发水是“采乐”牌,就是这个“采集”的“采”。
生7:我奶奶家在昆山,“昆虫”的“昆”就是“昆山”的“昆”,我早就认识了。
……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平时认识了那么多汉字,今天每个人又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新的汉字,我们一再来读一读。
这是教学的一个瞬间,看似简单,却很精彩!尽管是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但对于许多汉字,他们并都是白纸一张,他们自己开动小脑筋,观察字形,研究字形,展开联想,组织语言,说出了那么多答案,有了了不起的“伟大发现”!真的,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处处都有汉字。
识字六教学反思15《识字6》是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对子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读起来那么和谐,那么富有韵律感。学生可以在识字和朗读的过程中,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从文本角度来讲,学生比较易读易懂,而且朗朗上口,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采用哪些新颖而有实效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文中的“热忱”“冷漠”“索取”“奉献”“雪中送炭”等词学生难以理解,应确定为教学的难点。就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言,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重点,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体验情感。教学中我通过情境表演指导学生理解式朗读、通过小组竞赛评议式朗读、同座互相对拍小手情感式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对子,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了用真情换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的启蒙教育。
本组教材以“关爱他人”为主题,我并没有先点出专题,而是让学生通读教材,去体察并发现这一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情境表演,如表演“索取”,表演“冷漠与热忱”,()通过述说生活见闻,如,抵抗冰灾、抗震救灾、慰问孤寡老人等真实事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理解到“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就是“雪中送炭”,也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最后,我还让学生说说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通过交流,“关爱他人”的教学主题也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学习积极性高,这可能得益于精心的设计。如导入时有趣的正反游戏(例举:师:我拍前 生:我拍后师:我坐正 生:我坐歪……),韵文教学中活灵活现的情境表演、生动的故事讲述,识字教学中启发心智的猜字游戏(例举:猜生字:情一半,很一半(恨);一口人他家有好多房屋,还有很多田地(富);可是有一天一批强盗来了,分走了他家很多宝贝(贫);有个人几天都没有吃饭了(饥))等。这一连串的精彩设计就像一根挣不脱的绳子时刻牵引学生的视听与思维。三年级识字教学反思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识字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